一、加強人員出行管理。請廣大市民密切關注國內外疫情形勢變化,非必要不前往中高風險地區及其所在設區市,暫緩有莆田市、泉州市、廈門市旅居史人員來宜返宜。全市各級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干部職工要按照“非必要,不出省”的原則,減少不必要的出行,倡導就地過節、居家休假、市內游、周邊游,確需外出的需單位主要領導審批,外出期間要做好個人防護,提倡返宜后要及時報備,并做好健康監測管理。
二、加強重點人員管理。對8月26日以來,有莆田市仙游縣、泉州市泉港區、廈門市同安區和思明區等中高風險地區旅居史的人員,須第一時間主動向社區(村組)和單位報備,按照“填平補齊”的原則,實施14天集中隔離+7天居家健康監測,隔離期間隔日開展一次核酸檢測。有莆田市、泉州市、廈門市低風險地區旅居史的人員,須主動向所在社區(村組)和單位報告,開展不少于2次的核酸檢測,檢測結果出來前不能流動。并自離開上述地區起,按照“填平補齊”的原則,開展14天居家健康監測,不參加聚集性活動,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一旦出現發熱、干咳、乏力、咽痛、嗅(味)覺減退、腹瀉等癥狀,在做好個人防護前提下,及時就近到發熱門診就診,并主動告知近期旅居史和相關人員接觸史,不建議自行購買藥物服用。
三、加強大型活動管理。全市各級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按照“非必須,不舉辦”的原則,盡可能減少舉辦大規模聚集性活動,提倡采取視頻形式召開,確需召開的要嚴格落實疫情防控措施,嚴格控制規模和人數,50人以上的須制定疫情防控方案,200人以上的要報屬地疫情防控指揮部備案。嚴格控制開展跨區域活動,嚴禁近28天有境外和國內中高風險地區旅居史人員參加現場活動。積極倡導“紅事緩辦、白事簡辦”,并提前報社區(村組)備案。
四、加強公共場所管理。進一步加強對“三站一場”、商超、農貿市場、賓館酒店等重點場所的管理,嚴格落實佩戴口罩、測體溫、“二碼聯查”、消毒通風等防控措施。教育機構、養老機構、精神衛生機構、福利院、監所等重點機構要嚴格落實人員進出管理、健康監測、消毒等防控措施。
五、加強醫療機構管理。全市各級醫療機構要嚴格落實預檢分診和首診負責制,所有住院患者入院前均要進行核酸檢測,禁止探視,非必要不陪護,嚴防院內感染發生。基層醫療機構、個體診所等嚴禁違規截留并常規診治發熱等癥狀的病人。藥店要嚴格落實退熱、止咳藥物銷售實名登記制度,不得向有涉疫地區旅居史的發熱咳嗽病人出售發熱咳嗽藥品。
六、加強旅游景區管理。旅游景區要分類完善疫情防控應急預案,按照“錯峰錯時”的原則,避免人員扎堆聚集。要落實游客戴口罩、掃碼測溫、消毒通風等防控措施,在景區出入口、重要參觀點、休息餐飲區、景區觀光車站等容易形成人員聚集的區域安排專人加強疏導,避免擁擠。要切實加強旅游服務機構監管,嚴禁近期安排團隊前往國內中高風險區域旅游。
七、加強疫苗接種管理。接種疫苗是預防新冠肺炎最有效的手段,請適齡無禁忌癥人群主動履行公民義務,盡快到就近接種點接種疫苗,實現“應接盡接”,重點行業做到“應接必接”,降低自身感染和發病風險,共同構筑人群免疫屏障。
八、加強個人健康管理。市民群眾要履行健康第一責任人職責,保持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風、不聚集等良好衛生習慣,盡量不去人群密集和通風不良場所。一旦出現發熱、干咳、乏力等癥狀,應立即前往就近的發熱門診就診,并主動告知14天活動軌跡及接觸史,就醫途中全程佩戴口罩,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對個人和單位瞞報、謊報或未按規定落實防控措施,造成疫情擴散等嚴重后果的,將依法追究責任。請廣大群眾不信謠、不傳謠,共同筑牢嚴密防線。
宜春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
應急指揮部辦公室
2021年9月16日
文章來源:宜春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