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描繪好新時代江西改革發展新畫卷
專訪全國人大代表、江西省委書記劉奇
記者劉健、程迪
今年是實施“十四五”規劃、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第一年。2021年全國兩會期間,圍繞如何加快高質量跨越式發展,推動“十四五”開好局、起好步,全國人大代表、江西省委書記劉奇接受了記者專訪。
記者:劉書記您好!非常高興您接受2021全國兩會訪談。“十三五”期間,江西主要經濟指標增速連年位居全國“第一方陣”,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長足進步。請您簡要介紹江西“十三五”發展的成績和“十四五”發展的思路?
劉奇: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經過全省上下的不懈努力,江西“十三五”規劃目標總體實現,與全國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勝利在望,為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征程奠定了堅實基礎。全省生產總值達到2.57萬億元,增速連續位居全國前列,總量在全國排位由第18位前移至第15位,三次產業比例由2015年的10.2:49.9:39.9調整為2020年的8.7:43.2:48.1,高質量跨越式發展取得階段性成效。去年全省空氣優良天數比例94.7%,國考斷面水質優良比例96%,生態環境質量保持全國前列。全省25個貧困縣、3058個貧困村全部“摘帽”退出,區域性整體貧困問題得到歷史性解決,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提前實現比2010年翻番目標,連續16年被評為全國綜治考評優秀省,社會大局保持和諧穩定,老區人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顯提升。
開啟“十四五”新征程,我們將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江西重要講話精神,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加快推進高質量跨越式發展,奮力譜寫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江西篇章,描繪好新時代江西改革發展新畫卷。重點是緊緊圍繞“五個一流”,即全省發展態勢和成效力爭達到全國一流、營商環境進入全國一流水平行列、城鄉人居環境達到全國一流水平、生態環境質量繼續保持全國一流水平、社會治理成效保持全國一流水平。加快實現“六個突破”,即在建設創新型省份上求突破、在做實做強做優做大優勢產業上求突破、在暢通經濟循環上求突破、在優化營商環境上求突破、在推進內陸高水平雙向開放上求突破、在培育區域經濟動力源上求突破。努力做到“五個走前列”,即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上走前列、在生態文明建設上走前列、在文化傳承創新上走前列、在增進老區人民福祉上走前列、在推動更高水平的平安建設上走前列。
記者:江西曾經在新中國制造業領域創造了多個“第一”,擁有較好的產業發展基礎。請問,進入新發展階段,江西將如何按照高質量發展的要求,加快構建現代產業體系?
劉奇:現代產業體系是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是構建新發展格局的內在要求。我們將堅持質量和效益優先,以實施產業鏈鏈長制為抓手,加快推進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著力構建競爭力更強、附加值更高、安全性更可靠的現代產業體系,努力重塑“江西制造”輝煌。一是突出科技創新這個支撐。大力實施重大創新平臺攻堅行動,全力爭取“國家級”科研機構落戶落地,充分發揮中科院贛江創新研究院功能作用,依托南昌大學等高校院所組建一批重點實驗室、技術創新中心,千方百計引進更多科技領軍人才,切實增加全社會研發投入,促進產學研用深度融合。二是強化優勢產業這個基礎。圍繞優化提升產業鏈供應鏈水平,大力推進鑄鏈強鏈引鏈補鏈工程,集中力量做實做優做強做大航空、電子信息、裝備制造、中醫藥、新能源、新材料等優勢產業,做強銅、鎢和稀土等先進基礎材料和高性能材料,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和現代農業,加快改造提升傳統產業,推動產業向數字化、智能化、平臺化、綠色化轉型發展。三是搶抓數字經濟這個風口。依托數據做創新、做產業、做市場、做服務,促進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5G等前沿技術跨界融合,推動VR、移動物聯等產業加快發展,積極探索個性化定制、規模化生產、智能化服務新模式,加快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步伐。
記者:構建新發展格局是開放的國內國際雙循環,不是封閉的國內單循環。請問,江西如何用好改革開放這個關鍵一招,進一步提升江西在全國發展大局中的位勢?
劉奇:近年來,在黨中央的關心下,江西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鄱陽湖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景德鎮國家陶瓷文化傳承創新試驗區等一批重大戰略平臺先后獲批建設,隨著贛深高鐵的建成通車,與滬昆高鐵形成“十字形”高鐵網絡,江西“連南接北、承東啟西、通江達海”的區位格局正加速形成。我們將做實做優戰略平臺,用好用足先行先試權,推動改革和開放相互促進、相得益彰,為構建新發展格局提供強大動力。一是實施更深層次改革攻堅。加強改革政策統籌、進度統籌、效果統籌,持續深化“放管服”、國資國企、財稅金融、農業農村等重點領域改革,在抓落地見實效上加大力度、拓展深度,激發整體效應,提高綜合效能,加快形成一批更具引領性、創新性的改革成果,推動新發展階段我省全面深化改革取得更大突破。二是推動更高水平對外開放。堅持“不以江西為世界,而以世界謀江西”,高質量高標準建設江西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全面融入共建“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粵港澳大灣區、長三角一體化,加密拉緊與“長珠閩”地區的聯系,優化提升綜合保稅區、國際陸港、開放口岸功能,努力建設內陸雙向開放新高地。三是打造更具活力營商環境。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推行政務服務“好差評”制度,切實增強企業辦事便利度、要素供給有效性、成本下降獲得感,努力打造政策最優、成本最低、服務最好、辦事最快的營商環境。
記者:在經濟快速發展的同時,江西社會建設方面也取得明顯成效。下一步,江西將如何更好地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斷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劉奇:民心是最大的政治,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根本目的是讓人民過上好日子。我們將深入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切實辦好民生實事,改善人民生活品質,提高社會建設水平,推動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朝著共同富裕方向不斷邁進,努力讓老區人民過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一是千方百計促進就業增收。堅持把就業放在優先位置,實施更加積極的穩崗擴崗政策,扎實做好高校畢業生、退役軍人、農民工、城鎮困難人員等重點群體就業工作,保持就業形勢穩定。優化收入分配結構,實施中等收入群體培育行動,探索通過土地、資本等要素使用權收益權增加收入,多措并舉增加居民收入。二是用心用情用力辦好民生實事。堅持盡力而為、量力而行,采取更有針對性的措施,切實解決人民群眾關心的就業、教育、社保、醫療、養老等“急難愁盼”問題,加快補齊民生領域的短板弱項,努力讓群眾看到變化、得到實惠。三是堅持不懈創新社會治理。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扎實推進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加快構建網格化管理、精細化服務、信息化支撐、開放共享的基層治理平臺,深入推進掃黑除惡常態化,有效防范化解各類風險挑戰,不斷提升社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確保社會大局和諧穩定。
文章來源:新華每日電訊